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九条措施的通告

    日期:2020-06-24 10:34:58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态势不断拓展,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但国外疫情仍在持续扩散蔓延,国内个别地区出现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全市上下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继续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毫不松懈做好常态化下疫情防控工作, 努力维护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现就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通告如下:


一、强化个人健康管理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强化个人防护意识,从我做起,减少非必要集聚性活动,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室内环境要经常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多运动、用公筷的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健康监测。

二、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结合,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坚决落实每年一个“爱国卫生月”,每月一次环境卫生整治,每周一次大扫除“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持续开展卫生死角清理、灭蚊灭蝇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营造干净、卫生、整洁的人居环境。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严防疫情输入 境外或疫情高、中风险地区来汕返汕人员要主动向所在社区或单位报告,报告旅居史、核酸检测、健康状况等情况,社区“三人小组”要严格做到“三个一律”:一律发放一份健康告知书,一律询问健康状况,一律验证健康码信息, 指导每日在“粤康码”上申报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诊疗并告知医生个人旅居史。

四、强化网格化管理 社区防控力量要进一步充实,加强网格化滚动摸排,及时掌握外来人员及返汕人员的动态,做好摸排登记、健康码查验、体温检测、信息上报、公共设施消毒等日常防控工作,加强对入境人员及高、中风险地区来汕返汕人员的健康服务和管理。加强老城老区、城中村、城边村、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防控,加强出租屋管理和外来人员管理。优化农村地区防控措施,加强对村民的健康教育,落实对农村孤寡老人等五保户的健康服务。

五、加强公共场所防控管理 筑牢公共场所防线,各主管部门要督促酒吧、影剧院、美容美发、网吧、游艺娱乐、歌舞娱乐、洗浴、室内健身等密闭通风不良经营性服务场所的经营单位,全面实行粤康码进门扫码和查验登记工作,确保查验登记落实到位,健康管理不漏一人。

六、规范发热门诊和院内感染管理 充分发挥发热门诊、诊所、药店的“哨点”作用,建立发热病人全覆盖、常态化、全流程的管控机制,切实实现“四早”。加强核酸检测筛查,坚持“应检尽检、愿检尽检”。门诊部、诊所不得接诊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和发热患者。预检分诊或接诊过程中发现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或发热症状的患者,应立即指引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对所有新入院患者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收治入院。所有零售药店严格落实退热、止咳类药品销售实名登记报告工作。

七、强化特殊场所管理 要按照“高于社会面的防控标准”,继续强化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强制戒毒所、公安监所等特殊场所风险防范,严格落实人员出入管理措施,减少非必要人员进出,做好人员防护、消毒、通风等日常防控工作,稳妥有序逐步恢复服务。

八、安全复学复课 实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 “零报告”制度。完善学校洗手清洁消毒设施设备和防疫物资保障,做好师生晨午检、因病缺课(勤)和发热症状监测。健全学校和医疗机构送诊绿色通道,规范学生发热症状预警处置,及时甄别处置常见传染病。加强家校联动,引导学生家长理解和支持学校防控工作。

九、压紧压实防控责任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优化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疫情防控网络,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完善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防控体系,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精准施策,科学防控。


返回上一页